齐 桓 晋 文 之 事优秀7篇-pg麻将胡了下载入口

齐桓晋文之事 篇1

张连生 金川公司一中示范课

授课内容:《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授课时间:2004年9月24日第5节

授课班级:高三(九)班

授课教师:张连生

教学目的:分析课文的论辩层次,培养学生分析文章层次的能力。

扩展文言文段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教学难点 :论辩层次和特点的分析

辅助用具:ppt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以此导入  授课内容

二、教师提示

论辩最讲究的就是技巧,而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三、学生讨论问题,教师参与学生讨论,形成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明确】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四、组织学生阅读、翻译下列短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五、师生共同归纳在上述两文中表现的孟子论辩的共同点

引而不发 迂回曲折

步步为营 层层深入

跌宕起伏 逻辑严谨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六、布置作业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1]

齐桓晋文之事 篇2

朱兵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保”“爱”“道”等重点词语;

2、掌握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倒装句);

3、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  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语 设计:

二、解题: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霸主的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

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野心勃勃,扩置学官,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在齐宣王身边供职。

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齐桓晋文之事》。

三、研读课文1——14节

(一)学生朗读课文1——14节;

(二)指名学生翻译课文;

(三)学生质疑;

(四)教师点拨归纳:

1、词类活用:

(1)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闻,使(我)闻;

(2)无以,则王乎?   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异,对……感到奇怪。

2、特殊句式:

(1)臣未之闻也。

(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3)何由知吾可也?

(4)牛何之?

归纳:

宾语前置的条件: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予以强调;

例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惟利是图、惟命是从。

(5)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重要句子翻译: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翻译: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翻译: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3)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翻译: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4、一词多义:

爱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

b.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e.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道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述说、谈论

b.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说、讲

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道义、道理

d.任重道远  路、道路

e.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动词)

四、作业

1、诵读课文;

2、记忆重要的词句。

《齐桓晋文之事》(第2课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疏通15——35节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

2、初步了解文章大概思路;

3、分析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

2、翻译重要的句子;

3、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4、培养学生在浅易的问题上自主学习。

三、主要教法:问题讨论法  自主研读

四、教具:实物投影。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

1、重点词语;

2、重点句子(倒装句);

3、句子翻译;

二、疏通15—35节大意;

1、学生自行翻译;

2、学生质疑;

三、问题讨论:

1、教师提议并引领学生把齐宣王所有的问题都挑选出来,对其进行考察,由此可以抓住线索,反观孟子的理论论述过程。

——从齐宣王的问题变化可以看到他的关注点的变化,由此可见,孟子的诱导重点不断深化。

2、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的其他篇目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臣未之闻也”呢?

——(1)齐宣王问“桓文使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

(2)所以,他巧妙地用“臣未之闻也”回避了这个问题。这并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

(3)后文,“无以,则王乎”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板书: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保民而王”(迂回论战、弃异求同)

3、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气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但是,他真正的目的是想“王天下”,而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游说的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爱的表现,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板书:

第二部分:“保民而王”的前提—“不忍”(欲擒故纵、缩短距离)

4、等到齐宣王发出“此心所以合于王者,何也?”的问题之后,孟子似乎就可以大讲推恩、行仁政的一番话了。但这里又有一个曲折,孟子提出了“百钧”“舆薪”等比喻,这是为什么?

——(1)这是因为齐宣王心理上以为行王道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种畏难情绪不解决,空谈推

恩、制产还有什么效果。

(2)于是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其次又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谕,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消除了齐宣王的畏难心理,宣王既已做到了“爱物”,那么推恩、性仁政的事不是比较容易了吗

(3)“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板书:

第三部分:“保民而王”的行动——“推恩”(乘虚而入  由近及远)

5、“王笑而不言”,为什么?孟子是如何让宣王去“大欲”的?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之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小不敌大、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板书:

第四部分:只有实行王道才是前途光明的。(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4)能破才能立,于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便得到宣王的接受了。

板书:

第五部分: “保民而王”的措施——“制产”

四、课堂总结:

全篇的主旨:说明

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

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

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推恩于民;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

作者邮箱:

齐桓晋文之事 篇3

《齐恒晋文之事》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体会文章磅礴气势及形象的说理;

4.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5.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课前结合书下注释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阅读课本中郭预衡的《<孟子>简介》,找出要点。

二、关于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

1.民本主义思想。

2.邦国的主权在民。

3.对不施仁政的暴君人民是不可以不服从的。

4.政事以民为归宿。

5.用人以民意为准。

6.国家应以保民为职责。

7.国君施行仁政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8.孟子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善辩,在论辩时又善设机巧,先纵后擒。散文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三、课文诵读、感知

思考: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文章的结构如何划分。

明确:

1.孟子和齐宣王的谈话主要内容的实行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

2.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至篇末。

四、分析第一部分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1.学生朗读第一层,抓住重点词。

“是以”属固定词。

“臣未之闻也”宾语前置,正常语序的“臣未闻之也。”

(书下注释中重点词语)

教师点拨思路:

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2.学生自读第二层,明确“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体会“以羊易牛”的阐发艺术。

重点词:

“莫之能御”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

“之”字一词多义现象。例如:“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牛何之”,“王见之”。

3.学生自读第三层,概括大意,并用两个字概括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

明确: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

教师点拨:

“危士臣”“朝秦楚”属使动用法。

特殊句式:“若是其甚与”“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二、分析第三部分

熟读后译再背。

抓住“进”“愿”“恒心”“仰”“俯”“谨”等重点词。

三、作业

课后思考与练习二、三。

第三课时

一、学习孟子论辩技巧

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话题切换,理出作者论辩思路。

明确:

1.齐宣王以问“霸道”开头,被孟子“臣未之闻也”巧妙将话题转向“王道”的讨论。

2.从“以羊易牛”的事例切入,将对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

3.以一系列的比喻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4.列举“霸运”的种种危害,从而衬托王道仁政的益处,进而激发仁政之道的具体措施。

二、领会孟子形象说理,善用比喻的妙处

学生归纳文中比喻句。

三、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齐桓晋文之事 篇4

南华一中:卞育能

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和修辞方法。

重点难点: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讲析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巩固第一课时内容,重点词语、重点句子。

二、 依据第一部分内容,可分三层,教师做点拨分析: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齐宣王与孟子的谈话以“霸道”开端,而孟子巧妙地将话题转向谈论“王道”。

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孟子就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建立宣王施行王道的信心。

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明自己很了解宣王,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再进一步为宣王辩解:首先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然后再进一步为他辩解,先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政的共通点﹕皆有怜悯仁爱之心;皆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而这正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他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

接着孟子为齐宣王指明的方向:推恩。推恩的方法﹕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把恩惠推广开去。

推恩的效果﹕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推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三、 布置学生朗读第二部分

学生熟读课文、自行翻译。依据第一部分的方式总结规律。

教师点拨,检查重点词句翻译。

四、提出问题,共同讨论。

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面对这一情况,孟子又是怎样使齐宣王最终说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的?

教师点拨:孟子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一激,使齐宣王说出心中想法,再解释齐宣王“大欲”之意,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逼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再以邹楚之战类比以一齐而战诸侯,指出齐胜绝无可能。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须行王道。

附板书设计 :一、可以行王道,三层:1、引入话题。2、揭示基础。3、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二、必须行王道,反面论证。

[1]

齐桓晋文之事 篇5

18 齐桓晋文之事①

《孟子》

孟子所处的时代,统治者“以征伐为贤”,各诸侯国竞相“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以致“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孟子则提倡“仁政”,反对攻伐。本文记叙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议论气势磅礴,辞令巧妙,而且设喻取譬,浅显活泼。学习本文,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

齐宣王②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③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④?”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⑤民而王,莫之能御⑥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⑦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⑧?’对曰:‘将以衅钟⑨。’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若无罪而就死地11。’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12?”

①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期齐国国君;晋文,即晋文公,名重耳,当时晋国国君。两人都是春秋时的霸主,与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五霸”。

②〔齐宣王〕姓田,名辟疆,战国初期齐国的国君。

③〔道〕述说,谈论。

④〔无以,则王(wàng)乎〕(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行王道吧。以,同“已”,止。王,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⑤〔保〕安。

⑥〔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莫,代词,没有人。

⑦〔胡龁(hé)〕人名,齐宣王的近臣。

⑧〔何之〕到哪里?之,往。

⑨〔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做“衅钟”。衅,通“(xìn)”,古代指杀牲取血涂物,用以祭祀。

10〔觳觫〕恐惧发抖的样子。

11〔就死地〕走向受死的地方。

12〔诸〕之乎,合音词。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①。齐国虽褊小②,吾何爱③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④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⑤?王若隐⑥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⑦?”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⑧也,是乃仁术⑨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10也。”

王说11,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2。’——夫子之谓也13。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15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16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17,而不足以举一羽;明18足以察秋毫19之末,而不见舆薪20。’则王许之乎21?”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2?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23,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24,不为也,非不能也。”

①〔诚有百姓者〕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

②〔褊(biǎn)小〕狭小。

③〔爱〕吝啬。

④〔无异〕莫怪。异,对……感到奇怪。

⑤〔彼恶(wū)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恶,代词,表疑问,怎么。

⑥〔隐〕伤痛、哀怜。

⑦〔何择焉〕有什么区别呢?择,区别。

⑧〔无伤〕没有害处,等于说没有关系。

⑨〔仁术〕仁道,行仁政的途径。

10〔庖厨〕厨房。

11〔说〕同“悦”,高兴。

12〔他人有心,予忖度(cǔnduó)之〕见《诗经·小雅·巧言》。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

13〔夫子之谓也〕(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夫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孟子。……之谓也,……说的就是……

14〔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想不出是为什么。夫,句首助词。乃,这样。

15〔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16〔复〕报告

17〔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现在的15公斤。

18〔明〕视力。

19〔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羽毛,意思是非常纤细。

20〔舆薪〕整车的柴。

21〔王许之乎〕大王相信吗?许,相信、认可。

22〔独何与〕单单是为什么呢?独,单单、仅仅,副词。

23〔不见保〕没有受到爱护。见,表示被动。

24〔王(wàng)〕成就王业,取得天下。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①,何以异②?”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③,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④,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⑤。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⑥。’——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⑦。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⑧,然后知轻重;度⑨,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10王兴甲兵,危士臣11,构怨12于诸侯,然后快于心13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14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15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16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17土地,朝秦楚18,莅中国19而抚四夷也。以若20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21也。”王曰:“若是其甚与?”

①〔形〕情形。

②〔何以异〕怎样区别?

③〔挟太山以超北海〕挟着泰山越过北海。太山,即泰山。北海,渤海。

④〔为长者折枝〕对长辈弯腰作揖。枝,通“肢”,肢体。一说,折枝,就是折树枝。

⑤〔天下可运于掌〕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运转。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见《诗经·大雅·思齐》。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通“型”,作榜样。寡妻,谦辞。御,治理。

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这是说拿这样的心加在他人身上罢了。举,拿、拿起。斯,此、这样。诸,之于,合音词。

⑧〔权〕用秤称。

⑨〔度〕用尺量。

10〔抑〕难道、岂,副词,表示反诘。

11〔危士臣〕使军士臣下受到危害。危,使动用法。

12〔构怨〕结怨。

13〔快于心〕心里痛快。

14〔求吾所大欲〕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

15〔抑〕还是。连词,表示选择。

16〔便嬖(piánbì)〕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

17〔辟〕开拓。

18〔朝秦楚〕使秦楚来朝见。朝,使动用法。

19〔莅(lì)中国〕统治中原地区。莅,临、统治。中国,指中原。

20〔若〕如此。

21〔缘木而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

曰:“殆①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②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③,齐集有其一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⑤!今王发政施仁⑥,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⑦,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⑧其君者,皆欲赴愬⑨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10,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11,明以教我。我虽不敏12,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13而有恒心者,惟士14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5。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16,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17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18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19妻子;乐岁20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21,故民之从之也轻22。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①〔殆〕恐怕、可能。

②〔邹〕当时的小国。

③〔方千里者九〕纵横各一千里的地方有九块。这是当时流行的说法。《礼记·王制》:“凡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

④〔齐集有其一〕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九分之一。集,会集。古代计算面积是截长补短加以计算的。

⑤〔盖亦反其本矣〕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盖,通“盍”,何不。亦,语气词,用在句首或句中加强语气。本,指王道。

⑥〔发政施仁〕发布政令,施行仁义。

⑦〔商贾(gǔ)皆欲藏于王之市〕做生意的都想(把货物)储存在大王的集市上。

⑧〔疾〕憎恨。

⑨〔赴愬(sù)〕跑来申诉。

10〔惛,(hūn)〕不明白,糊涂。

11〔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志愿。

12〔敏〕聪慧,通达。

13〔恒产〕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恒,常、长久。

14〔士〕这里指有志之士。下面的“民”,指一般人。

15〔放辟(pì)邪侈(chǐ),无不为已〕不服从约束,行为不正的事,没有不做的了。放,放荡。辟,邪僻、不老实。邪和“辟”的意思一样。侈和“放”的意思一样。已,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16〔从而刑之〕接着就加以刑罚。刑,动词。

17〔罔民〕陷害人民。罔,同“网”,这里作动词,张开罗网捕捉的意思。

18〔制〕规定。

19〔畜〕养活。

20〔乐岁〕丰年。

21〔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做好事。之,往、走向。

22〔从之也轻〕跟着国君走挺容易。之,指国君。轻,容易。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①,奚暇治礼义哉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③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⑤,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①〔此惟救死而恐不赡(shàn)〕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还恐怕来不及呢。惟,只。赡,足。

②〔奚暇治礼义哉〕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奚,何。暇,空闲。治,讲求。

③〔衣(yì)帛〕穿丝织的衣服。古时贫民只穿麻布,帛大多是贵人穿的。衣,穿(衣服)。

④〔时〕指家禽、家畜生长、繁殖的季节。下文“勿夺其时”的“时”,指农时。

⑤〔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练习

一 熟读课文,说说孟子是怎样一步步说服齐王“保民而王”的,并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 揣摩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三  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爱  1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2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明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道 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2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4任重道远

四  本文和《寡人之于国也》都谈到“仁政”。到图书馆或网上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齐桓晋文之事 篇6

蓦然回首

课    题齐桓晋文之事备课人吴蕴阁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日期12.5

重点难点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学习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和重要作用授课方法诵读讲析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1、孟子与《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2、《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孟子的“王道”思想,宣传仁政,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充分体现了社会的民主和文明的正当的进步趋势,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愿望,顺应了时代潮流。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十分强调个人修养,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统治者“以征伐为贤”,各诸侯国竞相“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以致“民有饥色,野有饿殍”。孟子则提倡“仁政”,反对攻伐。本文记叙了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次谈话,阐述了他“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的仁政思想。议论气势磅礴,辞令巧妙,而且设喻取譬,浅显活泼。学习本文,要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和运用比喻之妙。二、讲析课文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述说,谈论)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曰:“保⑤民而王,莫之能御⑥也。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曰:“臣闻之胡龁⑦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曰:‘牛何之⑧?’对曰:‘将以衅钟⑨。’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10,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若无罪而就死地11。’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不识有诸12?”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王曰:“然,诚有百姓者①。齐国虽褊小②,吾何爱③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曰:“王无异④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⑤?王若隐⑥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⑦?”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曰:“无伤⑧也,是乃仁术⑨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10也。”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王说11,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12。’——夫子之谓也。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1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16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17,而不足以举一羽;明18足以察秋毫19之末,而不见舆薪20。’则王许之乎21?”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 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22?然则一羽之不(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23,为不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用恩焉。故王之不王24,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①,何以异②?” 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曰:“挟太山以超北海③,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者折枝④,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叫一个人向长辈弯腰作揖,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您不行王道,属于向长辈弯腰作揖一类的事情。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⑤。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御于家邦⑥。’——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⑦。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⑧,然后知轻重;度⑨,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抑10王兴甲兵,危士臣11,构怨12于诸侯,然后快于心13与?”“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14也。”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15为采色不足视于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16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17土地,朝秦楚18,莅中国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而抚四夷也。以若20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21也。”王曰:“若是其甚与?”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曰:“殆①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恐怕比这还严重哩。爬到树上去捉鱼,尽管捉不到鱼,却不会有什么后患;凭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很想得到的东西,要是尽心竭力地去做,必然会留下灾祸在后头。曰:“可得闻与?”曰:“邹②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这样说来,小国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大国,人数少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人数多的,势力弱的本来就不可以抵挡势力强的。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③,齐集有其一④;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现在天下拥有千里见方土地的国家一共只有九个,齐国的土地凑起来也不过只占九分之一拿九分之一的地方去征服九分之八的地方,这跟邹国和楚国对抗又有什么两样呢? 您又何不回到根本上去求得问题的解决呢?哉?盖亦反其本矣⑤!今王发政施仁⑥,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现在大王您如果发布命令,施行仁政,使天下想做官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朝中做官,耕田的人都愿意在大王您的田野里种地, 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⑦,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经商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街市上做生意,旅行的人都愿意到大王您的国土上来游历,天下之欲疾⑧其君者,皆欲赴愬⑨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天下那些痛恨自己的国君的人,都愿向大王您诉说。要是真能做到这样,又有谁能跟您对抗呢?王曰:“吾惛10,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11,明以教我。我虽不敏12,请尝试之。”我糊涂,不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帮助(实现)我的志愿,明确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试试看。曰:“无恒产13而有恒心者,惟士14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没有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却有一贯向善的思想,这只有有志之士才做得到。像一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5。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假使没有这种思想,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干不出来的。等到犯了罪,然后对他们施加刑罚,之16,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17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18民之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老百姓。哪有仁爱的国君在位,却可以干出陷害老百姓的勾当呢?所以贤明的国君规定老百姓的产业, 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19妻子;乐岁20终身饱,凶年免于一定要使他们上足够奉养他们的父母,下足够养活他们的老婆孩子;遇上好年成终身饱暖,即使是凶年饥岁,也不至于饿死;死亡;然后驱而之善21,故民之从之也轻22。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然后要求他们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老百姓也就容易服从了。现在所规定的老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老婆孩子;年成好也要终身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①,奚暇治礼义哉②!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这样就连救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哪有空余时间去讲礼义呢? 大王您既然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③矣;鸡、豚、狗、彘之在五亩大的住宅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绵袄了;鸡和猪狗一类的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繁殖生长的季节,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了。畜,无失其时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⑤,勿夺其一家一户种百亩的田地能及时得到耕种,八口人吃饭的人家,就可以不闹饥荒。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叮咛他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再肩挑背负出现在道路上了。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年老的人穿丝绵、吃肉食,一般老百姓也不至于少食缺衣。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人民的拥戴,以实现王道,那决不可能。

作者邮箱:

齐桓晋文之事 篇7

【设计说明】

是高中语文第五册教材第四单元“以天下为己任”的第一篇必读课文。从中大家深切感受到孟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博大胸怀,睿智的思想,杰出的辩才。尤其汪洋恣肆的论辨风格,明白晓畅的语言,精致工巧的结构,取譬设喻的说理,值得我们学习。为此,第一课时,了解孟子其人作品及成就影响等一系列背景材料,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梳理文言基础知识,训练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分析作品的结构及论辨层次,结合《寡人之于国也》,理解孟子的论辩风格。教学时,尽可能改变传统的那种教师讲学生机械记忆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手来,搜集资料,分组合作,讨论分析,展示结论。既能活跃气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乐趣,不至于再出现“谈文色变”的情况。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和文言知识

(2)了解论辩结构和方法

2.思想教育目标:

(1)孟子的“保民而王”“仁政”思想的认识

(2)感悟作品的内涵,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力目标:研读,讨论,理顺文章错综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

教学难点:论辩层次及特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揣摩、把握文章内容

(2)把握关键词句,品味语言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讨论交流学习

【教学过程】

(1)基础知识复习回顾:

①为下列加粗的词注音

胡龁    无以,则王乎        彼恶知之        褊小        予忖度之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莅中国  商贾皆藏于市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殆有甚焉

②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a、吾不忍其觳觫

b、仰不足以事父母

c、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d、及陷於罪,然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③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都是通假字,请写出其本字,并解释它在句中的意思。

a.行旅皆欲出於王之涂  b.盖亦反其本矣  c.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  d.将以衅钟

④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并试加解释

a.朝秦楚,莅中国,  而抚四夷

b.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然后从而刑之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揣摩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指出其各属于什么句式

a.莫之能御。b.何以异?c.树之以桑。d.臣未之闻也。

(2)导入:

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孟子是如何让“霸道”的衷心追随者齐宣王改变固有的主张,接受仁政的思想主张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具体问题。

(3)师提出问题:

面对不同一般的对象和谈论话题,孟子如何让齐宣王心悦诚服的呢?

(4)生讨论,组内交流得出结论,小组代表发言。

生1(二组):本文首先用一个引子“桓文之事”即霸道引出王道,接着用羊保牛的例子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然后分析不为与不能,最后提出自己的主张,讲述具体措施。

师:二组分析得很全面,由引子到话题再到分析。

生2(四组):我们组认为本文孟子先转移话题,由齐宣王的“霸道”引入“王道”。然后说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即“仁心”,博得好感。接着举例分析“不能”与“不为”,诱逼齐宣王说出自己的“大欲”,指明危害提出主张。

师:四组的结论很细致、生动。

生3(一组):我们基本同意四组的观点,补充一点,齐宣王“大欲”其实就是“霸道”,孟子指明其危害引出“王道”。从论证的角度看是属于反面论证,有说服力。

生4(三组):孟子在讲述了齐宣王有行王道的基础——不忍之心后,为了不给齐宣王推脱的机会,由物及人说明行王道,齐宣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师点拨:个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大家说得都不错,在此基础上,我

们可以明确孟子的论辩思路:

第一步:转移话题    霸道→王道

第二步: 提出观点    保民而王

指明基础    不忍之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    断其后路

第四步:旁敲侧击    霸欲危害

第五步:水到渠成    王道举措

小结:孟子的论辩一波三折,摇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和孟子的论辨风格,为加深认识我们一起赏析《寡人之与国也》。

(1) 生自渎课文,小组讨论翻译原文。

(2) 师分发译文参考,生比较找出理解偏差之出。

(3) 生讨论孟子的论证思路,小组代表发言。

生5(二组):首先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然后“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最后讲明增加百姓的措施及态度。

生6(三组):首先树耙子“民不家多”然后分析原因,取譬设喻为主张做铺垫,接着阐述“民加多”的措施及态度,正面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师:孟子在本文的论辩有何特点呢?

生7:迂回曲折。

生8:比喻新颖。

生9:论证有气势。

生10:从容不迫。

……

教学反思

课堂是一个平台,既是教师传道受业的地方,更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我一直希望在这个平台上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空间。就本文而言:

1.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又注重能力的培养 。

2.教学设计安排合理,每节课各有侧重,重点突出。

3.教学过程中,一改以往的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真正做到了师生的互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的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本课教授之后,我感觉教学的容量仍需加大

和充实。情感的目标显得有点儿空。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进行写作方面的强化训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
【高三教案】热点
  • 05-22
  • 06-13
  • 01-06
  • 09-16
  • 05-18
网站地图